高瑞东 刘文豪:政策进实体跟,宽信用进行时
炒股就看,高瑞权威,东刘专业,文豪及时,政策全面,进实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体跟
核心观点
事件:2022年7月11日,宽信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2年6月货币金融数据。用进人民币贷款新增2.81万亿元,高瑞前值1.89万亿元;社融新增5.17万亿元,东刘前值2.79万亿元,文豪存量同比增速10.8%,政策前值10.5%;M2增速11.4%,进实前值11.1%。体跟
核心观点:6月新增社融明显高于市场预期和去年同期水平,宽信主要受益于表内信贷和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大幅多增。政府端,政府债券融资节奏明显前置,1-6月已完成全年预计新增额度的66.2%;企业端,各地基建项目和政企合作项目加快落地,催生配套融资需求;居民端,疫情缓和叠加政策刺激,乘用车零售和商品房销售大幅改善,拉动相关贷款需求。
展望来看,社融增速有望延续震荡上行态势,全年增速有望达到11.0%,疫情反复对生产经营和线下消费的扰动,是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政府层面,虽然今年政府融资节奏整体偏快,但四季度大概率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新增额度,在较强的宽信用政策诉求下,无须担心政府融资的缺席。企业层面,考虑到各地基建项目仍在加码落地,以及央行增设专项金融工具和政策性银行调增信贷额度的支持,基建配套融资需求预计仍将保持旺盛。居民部门融资需求仍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主要源于商品房销售预期仍存在较大波动,但对新增社融的拖累作用大概率将明显弱于上半年。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大范围扩散,各地重大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1、政府强势进击,实体温和修复
6月新增社融和信贷明显高于市场预期,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融资齐头并进。6月新增社融5.17万亿元,明显高于市场预期(Wind一致预期为4.65万亿元),同比多增1.47万亿元;6月新增信贷2.81万亿元,明显高于市场预期(Wind一致预期为2.44万亿元),同比多增6900亿元。
从融资方式来看,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8676亿元,社融口径下的表内信贷同比多增7409亿元,是6月新增社融明显超出市场预期的主要推动因素;同时,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转为同比多增,表征着社融各个融资渠道多有所改善。
从融资主体来看,政府部门净融资同比多增8676亿元,企业部门净融资同比多增4378亿元,是6月新增社融的主要支撑项;同时,居民部门净融资对新增社融的拖累效应基本收敛为零,这是自2021年11月居民部门转为拖累因素后,首次收窄于零值附近。
结构层面,6月国内疫情缓和后,各地基建项目和政企合作项目加快落地,催生配套融资需求,叠加政策层要求商业银行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企业中长期贷款显著多增;同时,在国内疫情缓和和政策刺激的共同助推下,乘用车零售和商品房销售等线下消费显著好转,推动居民部门杠杆扩张速度明显修复。
政府端来看,政府部门的年度净融资额相对来说是较为透明的,为3.37万亿元的赤字额度叠加3.65万亿元的专项债新增额度,也就是说,今年政府部门融资净额大约在7.02万亿元上下,与去年基本相当,对新增融资的拉动相对有限。因而,在不考虑新增政府债务额度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净融资对新增融资的影响,关键在于融资节奏,而非融资高度。从目前的政府部门融资节奏来看,今年前6个月政府部门净融资额达4.65万亿元,占全年预计净融资额的66.2%,明显高于稳增长压力同样较大的2019年和2020年同期。
企业端来看,6月企业部门新增信贷2.14万亿元,同比多增9945亿元,其中,对公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6130亿元,大幅超出往年季节性水平。归因来看,对公贷款(尤其是对公中长期贷款)的同比大幅多增,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则,6月疫情出现边际缓和,经济景气程度明显回升。在度过4-5月的疫情防控期后,6月长三角区域的工业生产明显修复,复工复产和加快赶产带动了相关融资需求。
二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落地,配套融资需求旺盛。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在此背景下,广义和狭义基建增速均保持在近年同期较高水平,直接反映政企合作的PPP项目新增投资额3月以来持续发力。虽然4-5月在疫情扰动下有所走弱,但在疫情边际缓和后的6月再度企稳回升。
三则,房地产行业贷款同比收缩有所放缓。2021年四季度以来,政策层开始逐渐释放保证房地产行业合理信贷需求的政策诉求,经过层层递进落实,房地产行业的融资情况已经出现好转,今年二季度以来,房地产行业债券净融资量收缩幅度明显放缓。
居民端来看,居民部门净融资自2021年11月以来持续同比少增,在5月同比少增幅度小幅边际走弱后,6月同比少增幅度进一步收窄。一方面,4月以来各地陆续推出汽车下乡和购车补贴措施,6月疫情防控放开后,线下消费场景的恢复叠加购车补贴政策,明显提振了居民购车情绪。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6月日均汽车销量相较往年(2018年-2021年)同期均值多增1.47万辆,从而推动汽车分期等贷款需求明显回升。
另一方面,从30个大中城市的商品房销售数据来看,今年以来的商品房销售数据相较往年同期较为疲弱,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延续收缩态势。但随着年后多地放松限购限贷监管,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季节性缺口在6月大幅收缩,进而带动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有所修复。
展望来看,社融增速有望延续震荡上行态势,全年增速有望达到11.0%,疫情反复对生产经营和线下消费的扰动,是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政府层面,虽然今年政府融资节奏整体偏快,但四季度大概率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新增额度,在较强的宽信用政策诉求下,无须担心政府融资的缺席。企业层面,考虑到各地基建项目仍在加码落地,以及央行增设专项金融工具和政策性银行调增信贷额度的支持,基建配套融资需求预计仍将保持旺盛。居民部门融资需求仍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主要源于商品房销售预期仍存在较大波动,但对新增社融的拖累作用大概率将明显弱于上半年。
2、资金活力小幅上行,实体信心有所修复
货币增速剪刀差收窄,资金活力边际修复。6月M1同比增速为5.8%,较5月上行1.2个百分点;6月M2同比增速为11.4%,较5月上行0.3个百分点,一方面源于财政多支少收带来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另一方面源于稳增长政策诉求增强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增强。
M1-M2同比增速由-6.5%收窄至-5.6%,表明资金活力呈现出修复态势。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在疫情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边际走弱后,实体部门的经济预期有所修复;二是,历史数据来看,企业活期存款增速与商品房销售增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6月商品房销售增速明显改善,大量销售回款推高了企业活期存款。
实体信用扩张速度持平货币扩张速度,利率水平上行动力不足。6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0.8%,M2同比增速11.4%,社融与M2同比增速差持平5月的-0.6%,表明实体信用扩张速度基本持平货币扩张速度,资金价格上行压力有限。
3、风险提示
1)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2)国内疫情超预期大规模反弹;
3)各地重大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责任编辑:休闲)
-
除了,上海恩捷还与电池生产商LGES、中创新航等企业有着密切合作。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王欣开盘即跌停,曾经的“大白马”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2022年11月21日晚间,恩捷股份发布一则公告。公告称: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1日上午消息,据报道,动视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首席合规官弗朗西丝·汤森德FrancesTownsend)因去年对公司性侵指控的回应而受到密切关注,如今 ...[详细]
-
消费者在华为线下店里买到“山寨手机”要求退货,店员称没有欺骗不是假货
差评最近差评君在 B 站冲浪的时候,发现了一期东南卫视的帮忙类节目,里头上演了一场抓马好戏。。。有位姓谢的女士,在福州的一家华为体验店里,花了 3999 元买了一台 “ 华为智选手机 ”。等回到家之后 ...[详细]
-
9月30日美股成交前20:耐克毛利率继续下降,股价重挫近13%
北京时间1日凌晨,美股周五收跌,三大股指均创今年迄今的最低收盘价。在美联储激进加息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迅速衰退的担忧影响下,美股三大股指均录得周、月与季度跌幅。周五公布的美国8月核心PCE同比增长4.9%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据报道,丹麦和瑞典9月3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说,影响波罗的海“北溪”天然气管道的4起泄漏事件是由相当于数百公斤炸药的水下爆炸引起的。报道称,两国在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的联合报告中说:“爆炸的强度分别为里氏 ...[详细]
-
首例涉主板市场多手法操纵 侵权责任纠纷案宣判:鲜言赔偿原告损失共计470万余元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首例涉主板市场多手法操纵 侵权责任纠纷案宣判● 本报记者王可9月29日,上海金融法院对原告投资者诉被告鲜言操纵证券交易市场责任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 ...[详细]
-
▲近日,“滇西北支教团”四十多名老师带着6000多片卫生巾上大山的视频登上热搜。资料图。图/IC photo近日,“滇西北支教团”四十多名老师带着6000多片卫生巾上大山的视频登上热搜。画面中,老师们 ...[详细]
-
全球央行观察|恶性通胀成“最后一根稻草”,欧洲央行即将祭出史上最猛加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随着通胀压力越来越大,欧洲央行大概率将祭出史上最猛加息。欧盟统计局8月31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俄乌冲突下区能源和食品价格持续飙升,8月通胀率同比飙升9.1%,再 ...[详细]
-
“金九银十”土拍市场回温:石家庄、晋中减少配建,合肥可用银行保函代替保证金
华夏时报 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时间行至10月,一年间楼市最热的“金九银十”已经过半。近期,央行、财政部等多个国家部委连续出台了信贷、等政策,力促房地产市场回暖。而除了楼市以外,土地市场也成了地方政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