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202家港股上市公司斥资750亿港元回购 金额同比大增160%
本报记者 许 洁 港股回购浪潮仍在持续,年内10月19日晚间,家港金额超过40家港股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公告。股上港元《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同花顺数据发现,市公司斥从10月19日至10月20日记者发稿,资亿有44家港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共计耗资约5.84亿港元,同比其中,大增以2.36亿港元位列第一,年内位居第二,家港金额太古股份、股上港元紧随其后。市公司斥 此外,资亿同花顺数据显示,回购今年以来港股已有202家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同比2021年同期为157家,同比增长约29%;回购总金额达750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88亿港元,同比大增160%。 从数据来看,无疑是回购大户,年初至今回购金额达245亿港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26亿港元。腾讯控股不但成为今年以来港股回购金额之最,也达到其历史上的回购金额之最。 澳洲资深注册会计师谢宗博表示:“目前,港股上市公司的回购金额已经创下了港股自2002年有回购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中金额最大的就是腾讯控股,其去年同期回购金额只有26亿港元,今年的回购金额涨了近十倍。” 值得注意的是,前十名中的药明生物回购活跃,也是前十名中唯一一家生物技术类公司。从10月初至今,药明生物共有9次回购,斥资17.72亿港元。“药明生物大手笔回购还挺令人意外,因为其自有现金流看起来并不是很充裕。”和合首创(香港)执行董事陈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那么,腾讯控股后续会不会继续回购?现金流是否足以支撑?腾讯方面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已进入财报静默期。” 谢宗博表示:“上市公司在做出股票回购的决定时,要重点考虑资金来源,必须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回购,回购的比例要适中,不能对公司的经营和资金流造成影响。有的公司回购之后,本身的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指标与回购前没有大的改善,反而因为回购导致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明显下降,这样不仅没有起到维护股价的作用,甚至还会进一步拖垮公司业绩,影响市值。” 除了提振信心,港股上市公司回购还会对投资者带来怎样的影响?陈达直言:“港股公司回购的含金量其实很高。因为港股市场回购的这部分股票要全部注销掉,不再流通,其实是直接回报股东的一种方式。” 对于港股市场火热的回购现象,谢宗博提醒称,“企业做出股票回购的决策,必须做好保密工作,防止相关利益方利用回购行为来实现非法利益。监管部门应对上市公司实施股票回购设置财务门槛,避免公司有不切实际的回购行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73岁老人直播间教人拼音识字,“学生”比她小一岁
-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实现跨境交易真实结算,最新路线图出炉
- “两高两部”:年底前基本实现审判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
- 美国前7大科技公司今年市值蒸发超3万亿美元,谷歌微软比苹果更亏
- 光大期货【燃料油】:新加坡高、低硫市场结构均震荡偏弱
- 信达证券:维持华润啤酒买入评级 白酒第二成长曲线可期
- 掌趣科技为公益插上数字化翅膀
- A股明日风口:信创炒作如火如荼,两地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 高途第三季度营收6.06亿元 同比下滑45.6%
-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凯:美联储升息抑通胀错了
- 英特尔周五凌晨发布三季度财报 预计营收仍不敌台积电
- 受贿1143万余元 黑龙江省明水县委原书记洪非一审获刑十年
- 美国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公布幻影星系的新图像
- 第一太平10月27日注销178.2万股已回购股份
- 王毅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
- 浙江每百户企业商标拥有量124件,用知识产权融资近五百亿元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全球地缘经济变动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成功召开
- 这家美国知名媒体居然发文说要谋杀总统——真相更让人震惊!
- 山西汾酒:第三季度净利润20.96亿元 同比增长57%
- 麻辣烫第一股来了:杨国福赴港上市获批复,9个月赚超2亿元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