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开4张警示函!深圳证监局剑指私募乱象
原标题:连开4张警示函!连开深圳证监局剑指私募乱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郭浩仪 葛爱峰 深圳报道
4月18日,张警证监指私《华夏时报》记者从深圳证监局网站获悉,示函深圳深圳证监局上周(4月11日-17日)频频“亮剑”,局剑连发4张警示函,募乱对协同创新基金、连开千亿环球基金、张警证监指私前海君创资产、示函深圳兆泽利丰投资四家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作出处罚决定。局剑
根据公告,募乱上述公司的连开违法违规行为包括:存在未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部分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未妥善保管私募基金信息披露材料;未妥善保存私募基金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方面材料;基金募集后未备案;向投资金额低于100万的非合格投资者募集。
在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不断攀升的张警证监指私背景下,为何背后乱象仍不断,示函深圳违规行为频发?局剑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研究员、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余洋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主要原因在于存在三组矛盾关系:私募基金监管要求较高与监管力量有限之间的募乱矛盾;私募基金合规成本较高与因不合规被处罚概率较低之间的矛盾;以及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较大与行业身份不清晰之间的矛盾。”
4家私募及高管收深圳证监局警示函
根据深圳证监局官网信息,4月12日,深圳证监局发布公告称,经查,深圳市兆泽利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从事私募基金业务活动中,存在未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部分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未妥善保管私募基金信息披露材料等情形。
上述行为违反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深圳证监局决定对兆泽利丰投资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紧接着,4月13日,又有一家资管公司被曝出违规向投资者推介产品。经查,前海君创资产在从事私募基金业务活动中,存在未按规定向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的投资者推介私募基金、未妥善保存私募基金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方面材料的情形。依据相关规定,深圳证监局决定对前海君创资产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据相关媒体报道,2021年年底,前海君创资产母公司前海君创基金旗下的基金产品“君创并购1号私募基金”被投资者爆出存在“违规销售基金”的现象。
4月15日,深圳证监局先后出具两封警示函。其中,协同创新基金在从事私募基金业务活动中,存在私募基金产品募集完成后未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完成备案手续的情形。
另一家私募公司——千亿环球基金也存在前述情形。不仅如此,千亿环球基金还存在向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低于100万元的投资者募集资金的情形。
对此,深圳证监局对2家私募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同时收到警示函的还有千亿环球总经理左书舟以及协同创新基金董事长李万寿,2人对公司所存在的违规行为负有责任。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末,存续私募管理人共有2.46万家,管理基金12.69万只,管理基金总规模则达到了20.28万亿元,首次突破20万亿元。
近年来,私募基金发展跑出“加速度”。根据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末,全市场存续私募基金数量达12.69万只,存续规模突破20万亿元关口。
但在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不断攀升的背景下,非法集资、违规投资等乱象也不断滋生。余洋认为,私募乱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三组矛盾关系:私募基金监管要求较高与监管力量有限之间的矛盾,私募基金合规成本较高与因不合规被处罚概率较低之间的矛盾,以及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较大与行业身份不清晰之间的矛盾。
那么,如何化解这三组矛盾?余洋向本报记者指出,首先是要从制度建设出发,明确基金管理公司尤其是私募基金身份,将其视同为金融机构纳入全方位监管体系;二是人民银行、银保监、证监及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划定各自的职责范围并利用各自的监管网络和信息化手段对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实行多角度监管,并加强信息交换和信息沟通,提高对私募基金违规行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查处成功率;三是优化处罚手段,加大对违法私募的诉讼力度,通过成立地方金融法庭等方式提高诉讼效率,形成对私募基金有关责任人的有效威慑;四是坚持不懈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自身的金融素养。
深圳私募行业的发展之道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私募基金领域的优势不言而喻。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深圳辖区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4308家,管理基金数量1.98万只,均位居全国第二,管理基金规模2.2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三。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分析师夏雨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政策优势外,深圳也有非常好的地理优势。深圳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毗邻香港、澳门,区域内管理人能够很便利地接触到国际化程度更高的金融市场;另外,深圳居民人均产出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居民对投资的需求较高,也让私募基金的发行、募集难度大大下降。
但在快速发展背后,深圳私募基金行业存在不少乱象。《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仅3月以来,深圳证监局就已向9家私募公司出具警示函。其中,私募基金产品未依法办理备案手续、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等成为高发问题,对合规运营的私募机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夏雨指出,参差不齐的私募管理人中势必会出现一些违规现象。减少这些乱象可以从两个角度发力,一是监管政策方面,持续完善针对私募管理人全生命周期的监管政策,减少监管空白区域,避免私募基金管理人违规操作的空间;二是违规处罚方面,提高违规成本,倒逼私募管理人重视合规经营、提升合规经营的重要性。
近期,深圳证监局发布一季度辖区私募自查整改情况通报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深圳存量4273家私募机构,环比减少35家机构。存续机构中,绿色机构3505家,环比增加56家,黄色机构446家,环比减少78家;红色机构302家,环比减少13家,可以看出整改成效较为明显。不过,2021年至今,有15家黄色机构经核查发现瞒报且存在涉嫌犯罪线索。
那么,深圳的私募基金公司如何发挥好积极引领作用?余洋认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拥有市场化的发展环境、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敢于拼搏的城市精神,有利于新私募管理人的创立和发展。未来,深圳私募基金管理行业应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作风,通过不断优化自律管理,形成和加强具有深圳特色和深圳优势的行业发展氛围。加强对港金融合作,加大QFLP、QDIE、WOFE等跨境基金模式的运用,进一步实现深港私募基金互联互通,为深港共建金融中心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知识)
-
《投资者网》乔丹编辑 吴悦来势汹汹的预制菜掀起了一场厨房革命。想象一下,以往需要经历买菜、配菜、洗菜、切菜等多个繁复步骤、花费数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一道酸菜鱼,现在仅需要撕开包装、加热后即可食用,上桌时 ...[详细]
-
亿帆医药副总裁王杰辞职,2022上半年公司净利1.61亿,同比下滑24.67%
挖贝网002019)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副总裁王杰的书面辞职报告。经与公司协商一致,王杰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的职务,辞去职务后,将不在公司及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王杰的离职不会影响公司相关工作的正常运作,根据 ...[详细]
-
近日,Canalys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环出货量达到4170万台,同比增长2%,继第一季度下降3.7%后恢复增长。并且,同属腕带手表品类的基础和智能手表,分别增长了4 ...[详细]
-
雅睿生物主营产品市场需求萎缩,提升同业竞争力需研发进一步加码
来源:红刊财经雅睿生物的业绩好坏与疫情波动相关。虽然疫情的持续让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的销售目前表现出色,但市场需求萎缩的风险已经开始显现。此外,同类公司的增多也让PCR仪的市场竞争进入到“红海”阶段。 ...[详细]
-
51个品种集采来袭!6亿市场大洗牌,石药、罗欣……成功突围,生物药国采步步逼近?
精彩内容11月16日,历时半个月的河北省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正式官宣,共计51个品种98个药品)拟中选,涉及74家生产企业,包括石药集团的独家抗癌药榄香烯注射液、山东的非医保胃溃疡治疗药注射用雷贝拉唑钠 ...[详细]
-
外交部:中国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贡献更多正能量
10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图源:外交部有记者提问,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近十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位居世界首位。面对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 ...[详细]
-
每经记者 宋戈 每经实习记者 宋钦章 近日,国旅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旅信息”)被决议解散,目前正在进行债权人公告。值得注意的是,国旅信息曾持有一张支付牌照,业务类型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 ...[详细]
-
外交部:中国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贡献更多正能量
10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图源:外交部有记者提问,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近十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位居世界首位。面对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 ...[详细]
-
实习生 陈熙美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许子威 来源:中国青年报“‘双11’,我的购物‘战场’在健康领域。”正在读大三的何青买了U形枕、筋膜枪、滴眼液、暖宫贴、足浴包、黑芝麻……为何“囤”大量养生产品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