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双下降”,黄土高原比最严重时减少近五成
2023年1月12日,双下降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有关情况。中国最严重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介绍,水土党的流失十八大以来,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和强
据水利部最新监测成果,度持2021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67.42万平方公里,续黄较十年前减少27.49万平方公里,土高强烈及以上等级面积占比由33.8%下降至18.93%。原比
近日,减少近成中办、双下降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中国最严重意见》(简称《意见》),这是水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朱程清介绍,流失《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到2035年,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全面形成,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5%。
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表示,根据专项研究成果,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是267.42万平方公里,其中122.92万平方公里是不宜治理或不需要治理的,主要分布在沙漠、戈壁腹地和高寒高海拔地区。在需要治理的144.5万平方公里面积中,综合考虑水土流失规律、自然地理条件以及技术经济等因素,最终只有52万多平方公里有望彻底“销号”,其余的只能实现强度降级。
“经过分析,过去十年我国水土保持率年均提高约0.29个百分点,但近三年年均才提高0.2个百分点。这说明我们剩余的这部分水土流失面积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治理难度越来越大,提升水土保持率的难度也是越来越大。”吴文庆表示,这次《意见》提出,到2025年将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到2035年达到75%,这是个积极有为的目标,同时也是个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攻坚克难才能实现的目标。
吴文庆称,下一步,水利部门将把林草地水土流失作为“减量”的重点,把坡耕地和侵蚀沟作为“降级”的重点。根据最新监测成果,6度以上坡耕地集中了我国近六成强烈及以上水蚀面积。同时,东北黑土区和西北黄土高原还有大量高强度沟道侵蚀。今后,我们将把坡耕地和侵蚀沟作为水土流失强度“降级”的主阵地,大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东北黑土地侵蚀沟治理,有效减轻水土流失强度。
《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介绍,全国现有坡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15.7%,重点分布在长江上中游、黄土高原等地区,特别是长江上中游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五省(直辖市)坡耕地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已累计改造坡耕地面积1477万亩。治理改造后的坡耕地成效非常明显,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量4323万吨,粮食亩均单产可提高70—200公斤。但近年来通过监测显示,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比重有所上升,这表明坡耕地治理的速度相对缓慢,迫切需要加大坡耕地治理力度。
蒲朝勇称,未来国家有关部门继续支持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地方要按照《意见》要求,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要加快推进长江上中游、黄土高原和东北黑土区等重点区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因地制宜完善田间生产道路、坡面水系等配套设施,提升耕地质量和效益。要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和管理机制,大力推行以奖代补、以工带赈等建设模式,调动和发挥好村级组织、土地使用者、承包经营者的积极性,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和项目区群众参与工程建设。
黄河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特别是像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沟道重力侵蚀等问题比较突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关锡璠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过多年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由监测以来最严重的45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3.13万平方公里,同时黄河输沙量大幅减少,区域已经历史性实现了主色调由“黄”转“绿”。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水利部等有关部门,以黄河流域上中游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大力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统筹提升水土保持和粮食生产能力。“突出抓好黄河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综合治理。其中有几个流域比较重要,像皇甫川、清水川、窟野河、秃尾河等主要支流,要大力开展高标准淤地坝建设,进一步减少入河入库的泥沙。”关锡璠表示。
(责任编辑:综合)
-
来源: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方彬楠 实习记者 卓洋)持续的混乱之后,马斯克似乎放下了“屠刀”,终于不再解雇推特员工。当地时间11月21日,据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报道,埃隆·马斯克在推特全体 ...[详细]
-
又一白马被“杀”!1600亿中药龙头一度重挫逾7%!港股恒指创10年新低…发生了什么?
今天上午A股市场整体进一步下行,上证指数等主要指数下挫,科创50指数逆势走强。地产板块领跌市场,招商蛇口、保利发展盘中均一度大幅下挫。家居、电器等房地产产业链股票也跟随走低。港股市场也进一步走低,其中 ...[详细]
-
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走向质变,全国已建立13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德尚玉 实习生 胡耀丹 北京报道 十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国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进入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国能源和产业 ...[详细]
-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到底有哪些机遇?9月20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李稻葵在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平行论坛“2022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三个发展 ...[详细]
-
中新经纬11月21日电 熊思怡)11月21日24时,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开启。机构普遍预计,国内成品油价将第八次下调。本轮计价周期内,多空因素交织,国际油价震荡走低。数据显示,美油、布油18日双 ...[详细]
-
9月21日下午,为期三天的第三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闭幕。本次论坛中,各方围绕“凝心聚力 应对挑战——后疫情时代的税收征管能力建设”主题,就税收征管能力建设战略规划、信息技术在税收征管能力建设 ...[详细]
-
公募基金降费调查:年内超140只公募基金主动下调,债券型基金是主力,主动权益产品降幅最大
公募基金降费让利是大势所趋。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中提到,“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推动金融基础 ...[详细]
-
英国至9月22日央行利率决定 2.25%,预期2.25%,前值1.75%。英国央行加息50个基点至2.25%,符合市场预期,自去年12月已连续7次加息。英国央行利率决议公布后,英镑兑美元GBP/USD ...[详细]
-
今天11月2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中国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疫情处置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二级巡视员胡翔在会上介绍,当 ...[详细]
-
观察者网 讯)俄乌冲突局势加剧,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能源供应愈发紧迫,各国政府为此加紧增加能源储备。据欧盟能源数据平台“储气库存一览表”Agsi)9月20日数据,德国的天然气存储量已达到境内设施总容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