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
本报记者 刘 琪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4月22日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全球通胀、中国政策加息潮和经济稳定”分论坛时表示,货币护物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首任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胀压力。价稳近期中国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中国政策这既有外部冲击因素,货币护物也有国内疫情散发、首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内部因素的价稳影响。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政策中国货币政策提前布局,货币护物稳健的首任货币政策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2021年12月以来,价稳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15个和5个基点。中国政策截至今年3月底,货币护物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分别增长9.7%和10.6%,首任较上年末显著上升。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上缴安排根据退税和财政支出进度靠前发力。结存利润主要来自人民银行过去几年的利润积累,相当于增加GDP总量1%的财政支出,体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直达工具的作用,大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通过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截至今年2月末,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已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碳减排贷款2300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约4000多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绿色融资快速增长,截至今年3月末,绿色债券余额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36%。截至2021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近1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快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22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聚焦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脆弱群体。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25%。最近,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出台了支持实体经济的23条政策举措,包括向受疫情影响的脆弱群体提供支持。
易纲指出,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支持了2022年中国经济平稳开局。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增速较去年四季度有所回升。物价保持在合理区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1.1%,PPI上涨8.7%。
易纲表示,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今年,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金融服务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生产和进口。只要确保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物价将稳定在合理区间。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责任编辑:知识)
- ·明年中国经济怎么走?A股机会在哪里?这些券商给出解答......
- ·重庆9月1日新增本土感染者“8+2” 均为隔离管控人员
- ·市场消息:伊朗对美国旨在恢复2015年核协议的提议作出了“建设性”回应
- ·护航经济大盘 保险业如何“雪中送炭”?
- ·年内罚没1600万!重庆农商行涉“九宗罪”,新董事长履职不足半年
- ·2021十大年度国家IP揭晓:冬奥会开幕式、冰墩墩、中国女足、三星堆遗址等获奖
-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元宇宙”风起 落地待时日
- ·晋级美网32强!吴易昺继续书写中国男网历史
- ·【育儿问答】2个月孩子睡觉不安分,经常吐奶怎么回事?
- ·【新浪教育】新哲书院刘匀:好学校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