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澳2号核电常规岛主体开工,全国加快三代核电批量化建设
作为全国首个民营资本参股的浙江核电项目,浙江三澳核电项目第二台机组常规岛主体工程正在开工。澳号 第一财经记者从集团(下称“中广核”)获悉,核电核电化建2022年9月2日,常规中广核浙江三澳核电项目2号机组完成汽机筏基混凝土浇筑,岛主标志着该机组常规岛主体工程开工,体开常规岛土建全面具备施工条件。工全国加 浙江三澳核电项目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霞关镇三澳村,快代在国内属于首个具有民营资本参股的批量核电项目。该项目由中广核、浙江股份有限公司、澳号温州市核能发展有限公司、核电核电化建苍南县海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常规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岛主 三澳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体开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机组,一期工程1、2号机组分别于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 据中广核介绍,目前,三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工程设计基本完成,设备采购完成95%,工程建设进入高峰期。项目采用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设计寿命为60年,创新性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 三澳核电项目2号机组是浙江省“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的首台核电机组。 有两家核电集团的内部人士均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除浙江外,其他沿海省份都希望上马更多的核电项目。究其原因,核电不仅投资大,可快速拉动经济,而且具有“清洁、低碳、能量密度高”的属性,同时不受季节和气候等因素影响,除短暂的换料大修外,能以额定功率长期稳定运行。事实也证明,在去年的电荒中,全国所有在运核电机组开足马力,为电网的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江苏、山东、辽宁等地纷纷将核电写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并列为2022年工作重点之一。去年则有广东、福建、海南和辽宁4省将核电写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 值得关注的是,8月29日,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提出,通过5-8年时间,电力装备供给结构显著改善,核电装备满足7000万千瓦装机需求,进一步加快三代核电的批量化,加速四代核电装备研发应用。 针对核电装备,《行动计划》提出,重点发展核级铸锻件、关键泵阀、控制系统、核级仪器仪表、钴基焊材等。研究建立核电专用软件验证数据库,支撑软件体系开发与优化升级。加快三代核电标准化、谱系化发展,持续推进钠冷快堆、高温气冷堆、铅铋快堆等四代核电堆型的研发和应用。 早在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动沿海核电项目建设,保持平稳建设节奏,合理布局新增沿海核电项目;开展核能综合利用示范,积极推动高温气冷堆、快堆、模块化小型堆、海上浮动堆等先进堆型示范工程,推动核能在清洁供暖、工业供热、海水淡化等领域的综合利用。 另据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不久前介绍,预计在2022年至2025年间,中国将进一步加快扩大装机规模,保持每年6-8台核电机组的核准开工节奏,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7000万千瓦左右;到2035年,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达到10%,相比2021年翻倍。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测算,目前每台第三代核电机组的总投资约为200亿元,6~8台核电机组的总投资将高达1200亿~1600亿元。 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因为自身具备“清洁、低碳、能量密度高”的属性,核电备受欢迎。有核电业内人士曾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目前,除中国外,欧洲各国正在加速启动核电项目,全球迎来核电新一轮建设高潮。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泰康基金承接管理泰康资产旗下70只公募基金
- 猪价近期企稳 应注意后期调整风险
-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供应充足 部分菜价回调
- 今冬美国家庭 平均取暖燃料支出提升
- NASA:宇航员有望在2030年之前在月球上生活和工作
- 紫金矿业40亿入股国内最大单体金矿,控股股东招金矿业浮盈已超57亿
- BOSS直聘赴港IPO:三年巨亏25亿 屡陷“情色招聘”风波
- 伯爵向全球藏家发售一枚中国特别版限量腕表,00编号腕表将拍卖
- 线上订单翻倍增长,生鲜电商跨区抽调骑手保供给
- 索尼与本田汽车合资公司将于2025年开始销售电动汽车
- 美国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升至6.92%
- 本年度“全球最大原油对冲”已启动,方向是抵御“油价明年暴跌”
- 世界杯开赛,酒店“看球房”预定升温
- 供应链挑战叠加呼吸机召回影响下,飞利浦预期Q3核心利润将下滑60%,股价大跌超12%至11年新低
- 中期选举前最后一份通胀报告暴雷 拜登:共和党控制国会将更糟
- 美财长声称要防止中国将贸易武器化 外交部回应
- “十七条”加力赋能工业经济
- 从“海外购”到“海南购”:离岛免税以开放契合消费升级
- 何力对话王石:做碳中和的实践者
- 时隔两年半央行PSL重出江湖,逾1000亿元资金投向了哪里?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