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投资、负债均有利好 险企业绩将迎回升!

投资、负债均有利好 险企业绩将迎回升

时间:2025-07-08 17:49:13 来源:甄奇录异网 作者:焦点 阅读:663次

炒股就看,投资权威,负债专业,均有将迎及时,利好全面,险企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业绩

“自去年11月中旬启动2023年首季营销活动以来,回升公司新增保费收入约8亿元,投资已达成首季营销活动目标。负债”北京地区某外资寿险公司代理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均有将迎该公司新推出的利好20年期年金产品很好卖,其个人业绩目标也超额完成。险企

2023年首季营销活动启动以来,业绩部分保险公司有所斩获。回升业内人士认为,投资从目前的销售情况看,险企2023年首季营销业绩有望实现高增长,叠加个人养老储蓄需求释放、居民消费逐渐恢复、保障产品竞争力增强等因素,险企负债端全年表现有望改善。

着眼投资端,险企也迎来多重利好。分析人士表示,当前,政策面积极信号不断释放,长期资产利率有望企稳,权益投资环境也在改善。2023年险企投资压力有望缓解,投资端业绩将明显回暖。

负债端:人身险业转暖

近日,部分上市险企2022年全年保费数据出炉,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略有下滑,囊括产寿险业务的综合保险集团保费收入同比略有上升。

数据显示,人身险公司——、2022年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631亿元、6152亿元,同比微降。综合保险集团2022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191.58亿元,同比增长6.56%;2022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约7691.40亿元,同比微增。

“整体来看,预计人身险业2022年同比增速较2021年有所下滑,利润表现较差,一些险企会出现亏损。”一位寿险公司人士表示,因此,为尽可能完成2022年全年业绩目标,部分人身险公司2023年首季营销活动推迟到12月以后启动,往年一般在10月至11月启动。

对于2023年,业内普遍认为,人身险业将转暖。“去年受实施双录、线下见面难、居民消费降级等因素影响,人身险保单成交尤其困难,一些代理人便转型离开保险业了。”一名保险经纪人告诉记者,2023年情况明显好转。在2023年首季营销活动中,保险签单情况明显提升。

表示,寿险业2023年可重点关注三方面:一是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保险产品可提供保证收益率,预计可持续受益;二是我国长期保障缺口较大,叠加利好政策频出,健康险发展空间广阔;三是当前银行理财等竞争力走弱,险企2023年首季营销业绩有望超预期。

投资端:多重利好支持复苏

从上市险企披露的数据看,人身险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主要受累于投资端表现不佳。

北京一位保险资管人士表示,2022年,长期利率低位震荡、权益市场波动较大,险企投资收益率普遍表现不佳。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的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2.7%、4.1%、3.7%,同比分别下降1.2个、1.0个、1.2个、2.7个百分点。

展望2023年,分析人士认为,多重利好将支持险企投资端复苏。中信建投表示,随着经济活动恢复,利好宏观经济持续复苏,进而带动长端利率上行,同时权益市场也有望回暖。此外,2022年11月以来,房企融资相关利好政策密集发布,推动房企债权和股权融资市场修复,有效缓解房企的流动性压力,险企地产相关投资敞口风险有所缓释。

平安证券分析师王维逸表示,随着险企负债久期不断拉长,资产久期缺口压力更大,主要上市险企高度重视长久期债券的配置、紧抓高利率窗口期、加配长久期债券。但优质非标产品供给稀缺、长久期债券供给有限,理财产品已打破刚兑,险企可投资的实现穿越周期的优质固收类资产有限。

“新增长点方面,可关注境内优质企业债、海外资产配置和第三方业务。”王维逸表示。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特斯拉为什么总是“刹车失灵”
  • 年味浓、活动多、人气旺 福州新春消费市场暖意十足
  • 春节档电影总票房破45亿,《流浪地球2》票房破14亿
  • 17.4亿!天津春节消费市场盆满钵满,钱“兔”无量
  • 肖远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拒绝高息诱惑高息陷阱
  • 特斯拉第四季度营收243.18亿美元 市场预期241.56亿美元
  • 春节档电影总票房破42亿
  • 突发!乌克兰全境响起防空警报!基辅州、敖德萨市、赫尔松、扎波罗热等地传出爆炸声!多地紧急断电
推荐内容
  • 央行、银保监会:2000亿元“零息”新工具将用于稳楼市
  • 安信国际:首予绿新亲水胶体买入评级 目标价5.55港元
  • 沈建光:2023年稳增长政策要避免“温吞水”
  • 彭斯家也发现机密文件,对拜登和特朗普意味着什么?
  • 热搜第一!刘强东发致京东全员信,高级管理人员降薪10%-20%,将为十几万德邦员工缴齐“五险一金”
  • 黄金ETF需求下降,金价涨势能否持续?分析师依然相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