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率优惠、业绩基准调整、提前终止!银行理财子公司调整动作频频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梦雪 冉学东 北京报道 10月11日,费率中银理财再发公告,优惠业绩银行将旗下两款理财产品固定管理费降至0,基准而在此之前,调整调整动作中银理财对旗下多款产品也进行了费率优惠。提前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终止今年以来多家理财子、理财银行近期都将旗下多款理财产品进行了费率调整,公司产品类型以固收类、频频固收增强类为主,费率调整的优惠业绩银行费率多为固定管理费、产品销售服务费,基准多款产品费率降为0。调整调整动作 不仅如此,提前除了费率调整,终止今年以来招银理财、交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子还将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了调整,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相关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资管新规落地实施不久,许多理财产品在微观层面的体制机制落地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理顺,银行理财子公司调整动作频频体现了金融机构对理财产品设计和服务能力的分化,随着理财产品越来越“市场化”,差异化竞争的格局正逐渐形成。 纷纷调整 “为答谢您长期以来的支持,回馈新老客户,我公司将于2022年10月11日至2022年11月10日对‘中银理财-日积月累日计划’产品费率进行优惠。”10月11日,中银理财公告称,将上述产品的固定管理费由0.27%(年化)下调至0.00%(年化)。 同日,中银理财旗下另一款美元封闭理财产品也将产品固定管理费率由0.10%下调至0.00%,费率优惠截止时间将另行公告。 10月份以来,中银理财发布了4条费率优惠公告,涉及旗下至少4款产品,而在9月,相关费率优惠的公告更为密集,其中9月30日就发布了8条公告,其中一公告将旗下26支理财产品费率进行了优惠。 不仅中银理财,近期招银理财、交银理财、浦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子也在近期对旗下理财产品进行了费率优惠。 业绩比较基准方面,理财子们也动作频频。 近几个月来,信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浦银理财、招银理财等理财子均将旗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了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产品均为下调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也上调了业绩比较基准。 9月23日,农银理财发布多条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调整的公告,其中就自2022年10月21日开始的封闭期起(含当日),将“农银同心·两年开放”价值精选第3期、“农银匠心·每年开放”固收增强第6期,两只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分别由4.70%调整为4.90%、由3.90%调整为4.00%,分别上调了20个、10个基点。 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情况今年以来也时有发生。 9月22日,交银理财公告称,根据市场情况,经合理评估,将于2022年10月13日提前终止交银理财稳享固收增强两年定开20号理财产品。9月15日,中银理财公告,称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将于2022年9月22日提前终止“中银日积月累——乐享天天(美元版)”理财产品。9月15日,招银理财公告也将招越打新策略季开二号混合类理财计划提前终止。 普益标准统计显示,截至7月31日,2022年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数量总计超470只,平均每月产品提前终止数量为68只,其中7月单月产品提前中止数量达年内峰值95只。 理财产品更加“市场化” 对于产品费率优惠,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罗皓瀚认为,与理财市场整体表现有关。降低费率更多属于机构的一种市场化手段,通过“打折”的方式让利给投资者,能吸引更多客户和资金。 “虽然降低费率并不能保证理财产品的盈利,但确实可以提高预期收益率,一定程度上起到抢占市场的效果。”也在对混合类理财产品的相关研究报告中指出,各家理财子混合类产品的费率普遍呈走低的趋势,整体来看,建信理财的基本费率区间为0-0.82%,交银理财为0-0.6%;中银理财在0.32%-1.03%的区间内浮动;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的相对高,在0.45%-1.10%区间内浮动。 普益标准10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售理财产品中,全市场封闭式产品业绩基准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理财子公司产品的业绩基准已经连续三周下降;全市场开放式产品业绩基准也小幅下降,其中权益类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较上周环比下跌0.51个百分点,固收类平均业绩基准环比下跌0.0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下行已形成一种趋势。而对于上调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多个公告中提到“基于当前市场情况变化”。 “随着外部监管趋严及内部管理的细化,金融机构自身对理财产品设计和服务能力在加速分化。”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调整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是一个相较于几年前理财产品市场结构化刚性而言非常具有“市场化”特性的操作方式。 “今年是理财新规执行第一个财务年,许多微观层面的体制机制落地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理顺,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调整除了涉及宏观利率市场大环境变化影响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基本面、国内金融改革引致理财产品市场变迁之外,还与金融机构具体的产品设计能力息息相关”陈佳认为。 也有某股份行理财子的内部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部分下调业绩比较基准的产品成立较早,仍为预期收益型产品,不符合监管的净值化管理要求。因此,可通过下调其业绩比较基准降低部分投资者收益预期,进而降低对应产品的募集规模,达到产品逐步清退的目的。 普益标准8月3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7月31日,存续状态异常的产品中,主动提前终止的产品占比最多,其次为募集失败和延期产品。从产品数量上来看,提前终止、募集失败和延期产品占所有存续状态异常产品的比例大致为7:2:1。“在全面净值化时代,银行理财机构对市场的反应更加灵敏,当市场表现不及预期时,为保护投资者权益,机构更偏向于提前中止产品募集。”普益标准认为。 “进入理财净值化时代后,伴随今年股债市场剧烈震荡,部分理财产品投资业绩不及预期,净值波动较大,引起部分客户不满,理财公司面临较高的资金申赎压力,同时理财产品的管理规模下降后投资风险加大,性价比低,因此产品提前终止运作。另外也有部分理财产品设置了终止条款、老产品按照资管新规要求提前终止,或者私募理财产品的客户选择不再投资等原因。”普益标准分析指出。 “总体来看,金融机构的短期调整行为可能跟近期市场行情有关系。但在调整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做好投资者的投资者教育工作,重视投资者预期管理,增加信息透明度。”罗皓瀚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面对这样的状况,投资者需要建立和坚持良好的投资理念,注重有效的资产配置和长期投资。在行情变化的局势下,多与专业的投资顾问沟通,进行归因分析,做到投资预期的合理性,以及投资与自身风险特征的匹配。 来源:华夏时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德信中国拟将今年12月到期的优先票据进行交换要约
- 刚刚,Meta推出万元VR机皇!元宇宙形象终于长腿了
- 国信证券:深度研究,创造价值,助力高质量发展
- 快讯:港股恒指低开0.44% 中国生物制药、中国平安领涨
- 迪士尼火线“换帅”,CEO被罢免!年薪1.92亿,新“掌门”竟是他→
- 传推特正审查有关永久性禁言的政策 以满足马斯克要求
- 深交所力推知识产权证券化 服务科技创新显成效
- 武汉科技大学披露“逆向考研”数据:录取双一流高校新生159人
- 奋力把新福建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 20多年不曾见,电脑销量“历史性放缓”
- 天津加大对口支援甘肃工作力度 调动各方力量 持续助力发展
- 多家上市车企晒出9月份销售喜报 电池及配套材料公司业绩水涨船高
- 打新早报:中国烟草供应商昆船智能申购,市盈率低于同行
- 中青报:人工智能高歌猛进背后暗藏多重安全风险
- 数读|人均单次花650元 谁在为露营买单?
- 消费者表示连不上网 中消协:通信公司不能以“有数据传输”来搪塞
- 国是金融改革智库首席专家刘胜军:新背景下推进金融改革要注重整体改革,要找准突破口和爆破点
- 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46
- 安徽培育经济新增长极 走精准招商产业招商之路
- 监测铁路安全的哈铁科技上市,早盘跌去34.54%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