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能源车市又一轮涨价潮来袭,蔚来、理想为何暂不调价?!

新能源车市又一轮涨价潮来袭,蔚来、理想为何暂不调价?

时间:2025-07-08 23:16:26 来源:甄奇录异网 作者:热点 阅读:800次

作者/魏文

继2022年1月集体涨价之后,新能袭蔚新能源汽车再次迎来一轮涨价潮。源车3月以来,市又已有、轮涨理想比亚迪、价潮小鹏汽车等多家车企宣布上调旗下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为何指导价格。不过,新能袭蔚在这两轮涨价潮中,源车汽车、市又汽车等新势力车企以及宝马、轮涨理想奔驰等传统豪华车企暂未对旗下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价潮价格进行上调,极氪、为何岚图等传统车企孵化的新能袭蔚初创新能源品牌也没有参与进来。

蔚来汽车方面今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源车价格稳定对用户利益、市又对市场都有好处,短期蔚来没有涨价的打算。目前,国际原材料价格以及芯片供需情况,让整个供应链成本较之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蔚来汽车也会根据客观环境变化灵活决策。一位蔚来汽车内部人士则告诉记者,虽然当前蔚来旗下产品还没有涨价,但之后2022款蔚来ES8、ES6和EC6的价格可能会有变化。

3月19日晚间,理想汽车CEO李想则通过社交媒体表示,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非常离谱。还没涨价的品牌,大部分是涨价幅度尚未谈妥,等谈妥后也普遍会立刻涨价。有业内人士据此分析称,理想汽车之后可能也会进行调价。

岚图汽车在对涨价传闻进行回应称:“岚图还没有涨价,纠结中。”

而多家已涨价的新能源车企均在调价通知中表示,这主要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一家新能源车企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涨价两次,按一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成本来算,两次调价已让电池成本累计上涨2万元。某车企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以目前较为主流的60kWh动力电电池成本已经上涨了3~4万元。

记者梳理发现,除特斯拉外,3月10日以来调价的产品多集中于25万元以下售价区间。某合资车企产品经理崔野告诉记者,通常来说高定价的产品利润比较高,对于成本变化的敏感度较低;而低售价的产品,利润本身就少,对于成本变化非常敏感;特拉斯和大部分车企定价逻辑不同,它采用以成本定价的逻辑,这也就是特斯拉可以从30万降到25万,也可能会从25万涨回30万的原因。以比亚迪为例,在近期调价中,起售价在20万元以上的唐EV、汉DM、汉EV均未涨价。

10万元以下售价区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则受到成本上涨较大的冲击。早前,欧拉方面宣布停止接受旗下畅销产品白猫和黑猫的订单,两款车型均聚焦于1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欧拉方面表示,2022年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之后,欧拉黑猫单台亏损超过万元。此外,奔奔E-Star、几何功夫牛等入门级新能源车型亦被爆出长时间难以交车、涨价、削减中低配车型等问题。

“不过,芯片、电池等原材料价格持续地大幅上涨,高售价的车型或许也快要撑不住了。”崔野如是说。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认为,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前者销量涨势放缓,后者仅有一款车型在售,如果进行涨价,可能会对销量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其资本市场的表现。另外,理想汽车采用增程路线,动力电池使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蔚来汽车主销的75kWh电池使用的是三元锂与磷酸铁锂电芯混合,其中磷酸铁锂电芯占大头,和三元锂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原材料中不涉及到钴、镍等正极材料,受原材料涨价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也是两家车企近期不涨价的原因之一。在特斯拉近期的多次调价中,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价格上涨幅度亦相对更少。

产品涨价与否亦和车企的体系有关。张翔告诉记者,奔驰宝马这样的传统车企,产品较多,目前燃油车依旧占据销量的大头,原材料涨价可以进行分摊,拥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亦表示,电池原材料的价格在接下来这段时日还会上涨,奥迪将借助集团的协同效应,统一协调电池生产,希望通过这样的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价格,缓解成本带来的压力。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哈药集团三精千鹤望奎制药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保健食品生产许可被注销
  • 经济日报:普惠贷款要切实惠及企业
  • 天价薪酬惹官司,马斯克本周将自证“我值得特斯拉近560亿美元高薪”
  • 教师资格考试为啥热度持续攀升
  • 全国基层卫健试验区增至12个,“先行先试”难在何处
  • 张德芹喊话科技工作者:只要愿意来,习酒什么都可以给
  • 浙江大农北交所IPO过会 东亚前海证券建功
  • 前十月新房市场量价下行,商品房销售总额超10.8万亿元
推荐内容
  • 滑落的地产富豪
  • 每日优鲜发布2021年年报:出售便利购业务现金未全额到账,全职员工仅余55人
  • 三部门关于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 上海静安国资拟转让北万置业70%股权及债权,底价近25亿
  • 首款原创“莆田鞋”上线 “鞋都”正式进入“原创品牌”时代
  • 豆粕、菜粕联袂下跌,回调之路已开启?